纺织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2010-01-07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纺织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在2009年国内一揽子计划大力刺激下,经济逐渐企稳,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那么纺织业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其行业拐点何时出现?笔者认为,纺织业出口外需和内销状况是否企稳回暖,可以作为判断该行业拐点是否来临的风向标。
各领先指标风向偏正面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逐步陷入低迷,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从前几年20%—30%的高速增长迅速滑落,2008年全年全行业投资增长仅为6.36%,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幅。进入2009 年,一季度行业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4月开始明显反弹,随后逐月稳步回升。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纺织全行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703.5 亿元,同比增长9.78%,高于2008年,虽然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仍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纺织业复苏持续进行中,行业参与者对未来预期逐步乐观。
行业PMI指数触底回升。作为行业景气度的一个直观反映指标,纺织和服装两个子行业的 PMI 指数均从2008年10月开始快速下滑,并在2009年1月出现2005年以来的低谷,这也与行业景气度的时间节点十分吻合。而从2009年3、4月份开始又逐渐回升至50的临界值。统计显示,10月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的PMI 指数分别为53.1和61.4,连续两个月和三个月站在景气分界点之上。其中,服装制造业10月PMI值高出同期制造业整体PMI值6.2,已经达到2007年行业景气高点时的水平。
出口重新扮演行业发展主推手
纺织业作为最典型的出口型行业之一,其行业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因此出口能否回暖并恢复是影响行业复苏并转折的关键因素。
目前纺织品出口金额虽然仍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正逐渐收窄。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我国纺织业累计出口1446.7 亿美元,其中纺织品552.4亿美元、服装894.3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1.88%、10.97%和12.44%。
第106届广交会的交易情况,也预示了纺织业出口有回暖的迹象。纺织品服装成交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占商品总成交额的11.2%。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纺织品成交16.3亿美元,增长1.4%。这预示着市场逐渐恢复,危机爆发前积压库存逐渐消化,纺织业出口正在走出低谷。
另外,即使在危机中,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仍保持提升。统计显示,1990—2008年,全球纺织服装出口额由1990年的2200.7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384.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0%,而中国占全球纺织服装出口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7.95%提高至30.26%,份额提升的速度远超出需求增加的速度。再从出口结构上看,我国纺织出口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分析近年欧盟和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数据可以发现,即便在危机中我国占其进口比重也是不断攀升。截至2009 年9 月,我国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额的比重为38.52%,截至2008 年,我国占欧盟纺织服装进口额的比重为38.94%。欧盟和美国对我国纺织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欧美经济的逐渐企稳,对纺织品的需求也正在慢慢恢复,预计我国纺织业将进入复苏通道,2010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内需拉动不断增强
从国内服装纺织零售市场看,其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滞后,2008年全年国内服装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9%,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个百分点。而从2009年开始,行业的持续低迷和部分出口回流的冲击导致国内服装纺织零售增速也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从3月份开始快速恢复,目前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09 年10月,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织品的零售额为426.30亿元,同比增长25.68%;2009年1—10月累计零售额为3607.80亿元,同比增长20.61%。
一般纺织服装作为必需消费品,会随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稳步增长。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的稳步提升,以及国家持续的消费刺激政策大力推行,2010年国内纺织服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通过考量纺织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纺织出口、内销等状况,笔者认为可随着2009年第一季度行业最坏阶段已经过去,正处于从底部逐渐回升的阶段。随着外需回升,纺织业出口逐步复苏并现正增长,内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笔者预计2010年国内纺织行业将重新迎来新一轮增长的拐点。